-->
食用油加工的三種常用制油工藝分別是食用油壓榨工藝、食用油浸出工藝和食用油預榨浸出工藝。食用油加工廠在選擇制油工藝時,需要對比這三種常見的食用油制油工藝的優(yōu)缺點,結合自身需求和目標市場,以選擇出適合自己的制油工藝。(補充閱讀:壓榨,浸出兩種大豆油加工工藝哪種比較好?)
食用油壓榨工藝以物理榨油方式為主,通過機械物理壓力將油脂從原料中擠壓分離即可。食用油壓榨工藝的優(yōu)點是榨油過程比較簡單,天然無添加,不需要使用化學溶劑,因此產出的食用油較為純凈,保留了食用油的天然風味和營養(yǎng)成分,適合生產高品質、高附加值的食用油。
食用油壓榨工藝所需設備
食用油壓榨工藝的缺點就是出油率相對較低,油粕中殘油率較高,所以對油料的含油量要求高,適合像花生、菜籽等高含油量的油料。而且因為食用油壓榨工藝相關設備在工作過程中承受的壓力較大,磨損較快,需要定期檢修和更換關鍵部件,所以雖然前期設備投入較小,但是后期設備的維護成本會相對較高。
食用油浸出工藝則是利用溶劑(如正己烷)與油料充分接觸,溶解油脂后通過蒸餾分離溶劑,得到毛油。食用油浸出工藝的優(yōu)點是出油率高,生產效率高,并且對油料的適應性較強,可以廣泛適用于各種含油量的油料,加工之后的油粕殘油率低,質量較好。
食用油浸出工藝所需設備
但食用油浸出工藝的缺點是需要處理溶劑殘留問題,如果處理不當,可能對食用油品質產生一定影響。食用油浸出過程中產生的廢液也需要妥善處理,以避免對環(huán)境造成負面影響。與食用油壓榨工藝的設備不同,食用油浸出工藝相關的設備在初始階段需要較大的投資,不過從長遠來看,這些食用油浸出工藝相關設備在使用中產生的磨損較小,所以后期維護和運營成本會相對較低。
食用油預榨浸出工藝結合了壓榨和浸出兩種工藝的優(yōu)點,先通過食用油壓榨工藝將油料中大部分油脂榨出,保留了油料的部分天然風味和營養(yǎng)成分,再通過食用油浸出工藝,利用浸出溶劑分離剩余油脂,使總出油率接近食用油浸出工藝,實現(xiàn)了品質與效率的較好平衡。這種方式既提高出油率,又減少化學溶劑的使用量,盡可能避免溶劑殘留問題,降低對環(huán)境的污染風險。食用油預榨浸出工藝適合中高含油量的油料,如菜籽、花生、大豆等,可根據不同油料的特點和需求,靈活調整壓榨和浸出的比例和工藝參數(shù)。
食用油預榨浸出工藝所需設備
食用油預榨浸出工藝的缺點就是操作相對復雜,需要同時配置壓榨和浸出兩套設備,投資成本較大,增加了食用油加工廠的固定資產投入和運營成本。而且整個生產流程較長,需要協(xié)調好壓榨和浸出兩個階段的操作,對生產管理和技術人員的要求較高。
因此,對于食用油加工廠而言,必須仔細考慮這三種常見的食用油制油工藝的優(yōu)缺點,并結合油料特性、生產規(guī)模以及目標市場來選擇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制油工藝。
如果需要加工的是高含油量的油料,如芝麻、花生、橄欖等,其含油率高,采用食用油壓榨工藝能夠較好地保留其天然風味和營養(yǎng)成分,適合生產高品質、具有特殊風味的食用油。如果是中高含油量的油料,如菜籽等,若既想保留一定的風味,又想提高出油率,可采用食用油預榨浸出工藝。如果是低含油量的油料,如大豆、米糠、棉籽等,含油率較低,采用食用油浸出工藝能夠更好地提取油脂,提高出油率,降低生產成本。
小型花生油壓榨產線
食用油壓榨工藝設備簡單、投資成本低,適合小作坊或小型油廠進行小規(guī)模生產,能夠靈活地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計劃。而食用油預榨浸出工藝雖然設備投資和工藝復雜度較高,但對于中等規(guī)模的油廠,若想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提高出油率和經濟效益,就可以考慮采用該工藝。至于食用油浸出工藝,生產效率高、成本低,更適合大型油脂加工廠進行大規(guī)模生產,能夠實現(xiàn)市場對食用油的大量需求。
如果目標市場對食用油的品質和風味有較高要求,如一些高端食用油品牌或特色風味油,食用油壓榨工藝或食用油預榨浸出工藝可能更適合,能夠實現(xiàn)消費者對天然、營養(yǎng)、美味的追求。而對于一般的食用油市場,對油脂的品質要求相對較低,更注重價格和供應的穩(wěn)定性,食用油浸出工藝生產的食用油性價比高,更能夠實現(xiàn)大眾的需求。
小型大豆油壓榨產線
綜上所述,這三種常見的食用油制油工藝都有各自的優(yōu)缺點。食用油加工廠在選擇適合的制油工藝時,需以油料特性為基礎,以生產規(guī)模為框架,以市場需求為導向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保障產品品質、控制生產成本與契合市場需求之間達成優(yōu)解,在競爭激烈的食用油市場中站穩(wěn)腳跟,實現(xiàn)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河南國瑞油脂,專業(yè)制造食用油加工設備14年,無論是食用油壓榨設備、食用油浸出設備還是食用油預榨浸出設備,均有成熟案例正在運行,歡迎致電咨詢!